当前位置: 首页>>新网站>>网站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管理学院举行骨干教师研修学习交流研讨会

来源: 作者: 刘江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22日 08:22 次浏览 背景颜色:

 

916日下午2:30,管理学院组织专题会议,由我院参加暑期北京大学研修班的院系领导和骨干教师代表分享学习心得和研修体会。代表们从课程思政、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等方面给全院教职工做了汇报,同时结合我院实际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报告会上,刘银玲老师分享了如何在课程思政中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她谈到:思政教育要从国家意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三个层面进行引导,从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以及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渗透。要做好一门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明确三个问题:弄清干什么,找准怎么干,做实谁来干。如果将整个课程思政建设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家国情怀、人文关怀以及专业素养”等思政元素就是大树的根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撑”;“怎么干、谁来干”就是树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而枝叶就是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稍微多留一点心、多用一点心,就能够让课程思政建设这棵大树枝繁叶茂。

白茜老师结合“课程思政档案袋建设的实践”和“基于流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畅谈了自己的认识与启发。她讲到:课程思政档案袋就是通过对课程知识点及对应思政元素、思政维度、教学方法、思政实例等内容的完善,建立起清晰的课程思政脉络,将教学信息做有序整合,开展后续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能力提升。混合式教学是指教师授课时间适当压缩,利用20%-50%的教学时间,由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上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来完成一部分教学目标,授课时只针对知识难点和学生弱项来面对面指导。然而,如此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学改革和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比如与之配套的课堂教学时间设置、考试形式多样、工作量认定机制等才能让混合式教学更好的落实。


张霞老师概括介绍了研修班的各位老师的培训要点并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我校要利用好李大钊、李子洲的师生传承关系,积极对接北大并开展相关合作;课程思政需要加强总结与拓展,希望学校能搭建课程思政档案袋在线平台,立项资助课程思政;结合混合式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运行现状,建议学校对接中国大学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鼓励教师制作慕课开展混合式教学。

院长高谋洲从5个方面谈了培训体会和收获:1、更深入地理解了课程思政。期间,有几位老师的培训内容都涉及课程思政。其中,一位物理老师在物理课程中贯穿课程思政的展示给我的印象最深。他的教学案例让我明白,课程思政不仅仅包括爱党爱国,还包括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等广泛内容,涵盖了除专业知识与能力外的非常广泛的内容。2、更深入地了解了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是教育教学技能提升的重要方面。这次研修也有老师专门分享ppt制作技能,其水平之专业,令人叹为观止。虽然这些技术我尚未完全掌握,但相关培训开阔了我的视野,也使我了解了提升相关技能的途径。3、体验了工作坊。工作坊是一种较新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对于这种组织形式,我只闻其名,未谙其实。这次培训中,工作坊是一种重要的培训形式,让我较为全面地认识了工作坊。   4、系统学习了教育理论与方法。在这次研修中,不少培训内容都根植于特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虽然由于时间所限,老师并没有全面介绍这些理论,但把集成教育教学理论介绍的课件留给我们。回校后,我认真学习了这个课件,对于教育理论和方法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5、深刻领悟了一个道理:带着感情去工作,才能创造一流业绩。这次研修的师资,都是北大校园教育教学方面的佼佼者。他们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平,毫无例外地是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并不懈探索的结果。这里没有丰厚回报,有的只是职业成就感。支持他们这种坚守的精神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教书育人事业本身的热爱。


学习交流研讨会上,教师代表们认真准备,细谈体会,倾囊相授,干货满满;与会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醍醐灌顶,收获良多。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更新了思想、开拓了视野、找准了方向,以此为契机,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学校“解放思想,追赶超越”大蓝图中,砥砺前行,稳中求进,实现更大的发展。

 

 

(撰稿/审核   刘江/高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