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团建设 | 教学工作 | 课程建设 | 科学研究 | 实验室建设 | 招生就业 | 学校主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专业设置 
 组织机构 
 学院领导 
 学院师资 
 学院发展规划 
 专业发展规划化 

 

专业发展规划化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专业发展规划化>>正文
管理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7-06-29 16:05  

管理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

一、现有基础

“十二五”期间,管理学院的四个专业立足榆林,面向陕西及周边地区,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紧密围绕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这一核心任务,不断强化专业基础,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实践能力,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经过五年的不断建设,四个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发展情况来看,各专业结合我校“立足榆林,面向陕西,辐射周边”的服务方向,专业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定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基本实现了规划设定的目标。

(一)师资状况

管理学院现有教师43人,其中专职教师35人,兼职教师8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81.4%和18.6%。在专职教师中,市场营销专业13人,财务管理9人,会计学专业7人,旅游管理专业6人。从年龄分布来看,35岁以下教师26人,36-45岁教师9人,分别占本专业教师数的74.3%和25.7%;从学历来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3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2人,分别占本专业教师人数的94.3%和5.7%;从职称来看,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27人,助教4人,分别占本专业教师数的8.6%、2.9%、77.1%和11.4%;从教师学缘来看,35位专职教师全部来自校外。

以上统计数据说明,我院的四个专业除学缘结构较为合理以外,其他如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均不够合理。高职称教师不足,专业课教师的职称偏低,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够强,缺乏“双师型”教师,师资力量较薄弱。为应对社会各行业快速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变化,还应进一步通过学历提升、专业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产教合作、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等不同方式不断提升师资力量及水平。具体师资情况见下表:

管理学院专职教师师资情况一览表

所属教研室

姓名

出生年月

最高学位

职称

毕业院校

财务管理

高谋洲

1970.10

硕士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

王喜明

1967.01

学士

副教授

延安大学

刘泽惠

1985.08

硕士

讲师

内蒙古科技大学

安铁雷

1977.03

硕士

讲师

西安石油大学

马芬芬

1989.04

硕士

讲师

西安交通大学

高霞

1984.12

硕士

讲师

西北大学

张亚朋

1987.07

硕士

助教

西安理工大学

杨琳

1979.03

硕士

讲师

西北大学

胡欢欢

1984.05

硕士

讲师

兰州商学院

会计学

王喜荣

1984.11

硕士

讲师

长安大学

刘银玲

1983.11

硕士

讲师

西北大学

邓春芳

1982.03

硕士

讲师

西安理工大学

边琳丽

1985.04

硕士

讲师

内蒙古科技大学

郭婷

1984.06

硕士

讲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杨洋

1988.09

硕士

讲师

宁夏大学

安杰

1987.11

硕士

讲师

西安财经学院

市场营销

惠升

1956.09

学士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

魏娟

1983.07

硕士

讲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

周晓雯

1984.09

硕士

讲师

福州大学

高峰

1977.02

硕士

助教

西安交通大学

白茜

1986.01

硕士

讲师

西安财经学院

崔瑜琴

1985.06

硕士

讲师

陕西师范大学

李静

1985.06

硕士

讲师

中国农业大学

侯佳

1990.04

硕士

助教

北京大学

冯冰

1978.03

博士

讲师

西安理工大学

高智

1983.12

博士

讲师

西北工业大学

何星

1988.10

硕士

讲师

西北大学

曹晨

1980.09

硕士

讲师

延安大学

谢亚妮

1985.11

硕士

讲师

荷兰蒂尔堡大学

旅游管理

韩一敏

1968.12

硕士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

张霞

1984.07

硕士

讲师

广西师范大学

朝格吉乐图

1974.03

博士

讲师

日本广岛大学

宫园园

1982.01

硕士

讲师

西北师范大学

朱海艳

1981.06

博士

讲师

陕西师范大学

高海艳

1984.05

硕士

讲师

中国农业大学

(二)实验室和图书资料

我院现建有工商管理基础实验室和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工商管理基础实验室主要面向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课内实验和课外实验项目开放的实验教学;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主要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课内实验的教学和课外开放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

工商管理基础实验室下设三个实验分室,即财会手工模拟实验分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分室和市场营销实验分室,总占地面积301㎡,设备资产总值为145.18万元,人均实验资产达1194元。该实验室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有《基础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中级财务会计》、《财务审计综合模拟》、《电算化审计》、《广告策划创意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

其中会计电算化实验室配有65台电脑,一台服务器,内装价值22万元的金蝶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以及钱龙证券模拟交易软件,同时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基本满足财务管理专业的财务报表分析、中级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审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电算化审计、人力资源管理等二十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需要。财会手工模拟实验室内设会计手工操作展台六台和一应器具、帐薄,可基本满足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审计手工综合模拟等课程的实验教学需要。市场营销实验分室主要设备有:金蝶创业之星电子沙盘、金蝶营销之道电子沙盘、金棕榈旅行社软件、因纳特市场营销软件、浙科酒店管理软件等。

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下设三个实验分室,即茶艺实验分室、酒吧实验分室和客房实验分室,总占地面积213㎡,实验室设备资产总值为22.05万元,人均实验资产达1167元。旅游软件上机操作现利用市场营销实验室(已安装金棕榈旅行社软件及浙科酒店教学软件)开展各课程实验上机,基本能满足《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等二十六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需要。但客房实验室床具与酒店标准用床差距过大,铺床、开夜床等实验无法在实验室完成,目前相关实验在我院的实习基地永昌国际大酒店进行实地教学。

我院现订有20多种专业杂志报刊供师生阅读,如《企业管理》、《管理世界》、《市场营销案例》、《旅游学刊》、《中国旅游报》、《经济师》等;学校图书馆藏有经济学、财会类、管理学、地理历史、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图书资料近两万册;此外教研室正在大力推进特色专业案例库、教学课件库及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建设项目。

管理学院实验室建设一览表

实验室

名称

分室名称

面向专业

面积

(m2)

固定资产(万元)

容纳

学生数

特 色(教学仪器设备台/套数)

工商管理基础

实验室

会计电算化

实验分室

2S-411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140.0

84.25

64

金蝶K/3软件:22.8万元

计算机65套 :26.65万元

浙科电子商务软件(市场):1.9万元

服务器、交换机、投影仪等:5万元

用友审计软件:10.6万元

金融软件:8.5万元

税务软件:8.8万元(73)

市场营销

实验分室

6-308

80.5

57.43

48

金蝶创业之星电子沙盘(综合):15万元

金蝶营销之道电子沙盘:15万元

金蝶物理沙盘:4万元

金棕榈旅行社软件(旅游):3.3万元

计算机25套:10.5万元

服务器、交换机、投影仪等:5万元

因纳特市场营销软件(市场):2.65万元

浙科酒店软件(旅游):1.98万元(34)

财会手工

模拟实验分室6-305

会计学

财务管理

80.5

3.5

62

中控、计算机、投影、计算器、算盘、各类账本、打孔机、装订机、手工记账桌、椅(12)

小 计

301

145.18

174

台件数:119

旅游管理专业

实验室

茶艺实验分室

6-303

旅游管理

80.5

9.6

48

茶桌、茶船、茶壶、茶叶、茶柜、边桌、边椅、字画、屏风、挂件、竹帘 、电视(21)

酒吧实验分室

6-304

80.5

9.38

30

酒柜、酒品、吧台、吧椅、制冰机、冷藏柜、碎冰机 、餐桌、餐椅 、触控电视、电脑、相机、音响灯光设备(25)

客房实验分室

6-302

52.0

4.3

15

酒店标准间睡床4套、茶几、电视、客房操作台及相关宾馆卫生洁具(9)

小 计

213

23.28

93

台件数:55

总 计

514

168.46

267

台件数:174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我院现已建立专业实习基地26个,其中面向全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有2个,面向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的实习基地有15个,面向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有9个,除此之外未挂牌但有实质性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有17个,基本形成了学生主体、学校主导、企业主训“三主互动”的实践教学与专业素质培养体系。

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还不能完全满足毕业综合实习的需要,在安排专业实习时存在同一实习基地不能同时接受大量学生的现实问题,所以实习单位的数量仍需进一步拓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另外,与实习基地的深度合作还需要继续开展,避免挂牌后再无实质性合作的尴尬局面,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提升教师及学生的实操能力,进一步了解基本的市场动态。

管理学院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面向专业

实训基地地址

备注

1

榆林市东洲大地集团有限公司

旅.财.会.市

高新区

2

榆阳区红石桥乡

旅.财.会.市

榆阳区红石桥乡

3

府谷县恒源煤焦电化有限公司

财.会.市

府谷县孤山镇

4

府谷京府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财.会.市

府谷县新民镇

5

府谷县黄河集团龙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财.会.市

府谷县府谷镇

6

榆林市天龙镁业有限责任公司

财.会.市

府谷县府谷镇

7

陕西兴茂煤业集团

财.会.市

府谷县河滨西路

8

榆林市工商银行

财.会.市

榆阳区长城中路

9

榆林名人风采策划有限公司

财.会.市

榆阳区钟楼巷

10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榆林分公司)

财.会.市

高新区

11

榆林市恒源利尔有限责任公司

财.会.市

高新区

12

榆林市凯信世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财.会.市

榆阳区长城路

13

陕西米王服饰集团有限公司

财.会.市

米脂县

14

榆林汽车产业园

财.会.市

榆阳区榆麻路

15

中信银行榆林分行

财.会.市

高新区

16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榆林中心支公司

财.会.市

榆阳区肤施路

17

榆林国贸

财.会.市

榆阳区新建南路

18

横山自成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旅游管理

高新区

19

陕西精华国际酒店管理公司

旅游管理

高新区

20

榆林永昌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

旅游管理

高新区

21

榆林市羊老大旅行社

旅游管理

榆阳区西沙长乐路

22

榆林市御临酒店有限公司

旅游管理

榆阳区文化北路

已停业

23

榆林人民大厦有限责任公司

旅游管理

高新区

24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石油大厦有限责任公司

旅游管理

榆阳区柳营西路

25

西安唐城宾馆

旅游管理

西安市雁塔区

26

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

旅游管理

米脂县杨家沟

27

榆林国旅

旅游管理

榆林市

未挂牌有合作

28

西安天马旅行社

旅游管理

西安市

未挂牌有合作

29

榆林市康乐旅行社

旅游管理

榆林市

未挂牌有合作

30

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

旅游管理

西安市

未挂牌有合作

31

华山宾馆

旅游管理

渭南市

未挂牌有合作

32

榆林人民大厦有限责任公司

旅游管理

榆林市

未挂牌有合作

33

佳县益民(枣缘红)红酒基地

旅游管理

佳县

未挂牌有合作

34

清涧巨鹰红枣加工厂

旅游管理

清涧县

未挂牌有合作

35

榆林市展览馆

旅游管理

榆林市

未挂牌有合作

36

榆林市民俗博物馆

旅游管理

榆林市

未挂牌有合作

37

镇北台景区

旅游管理

榆林市

未挂牌有合作

38

统万城景区

旅游管理

靖边县

未挂牌有合作

39

红碱淖景区

旅游管理

神木县

未挂牌有合作

40

白云山景区

旅游管理

佳县

未挂牌有合作

41

神泉堡革命纪念馆

旅游管理

佳县

未挂牌有合作

42

姜氏庄园

旅游管理

米脂县

未挂牌有合作

43

汉城湖景区

旅游管理

西安市

未挂牌有合作

(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情况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指导思想,我院各专业组织专业教师在十二五期间分别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四次修订,前后共修编教学大纲四十多门次,设定注重学习能力、实操技能、创新能力“三能结合”的课程设置体系。经过四轮培养方案的修订,目前四个专业的实验课程总门数达76门,含有专业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课程门数达59门,比重均居我校各专业前列。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了各专业的应用型特色。

“十二五”期间我院教师完成校级教改项目14项,完成课程建设7项。具体情况如下:

管理学院“十二五”校级教改项目信息汇总表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主持人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批准经费(万元)

1

JG1101

韩一敏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2011年

1

2

JG1102

杨琳

高校《政治经济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

2011年

0.5

3

JG1103

张迪

关于基础会计学课堂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的探讨

2011年

0.5

4

JG1104

周晓雯

广告策划课程中的项目模拟实战教学方法探讨

2011年

0.5

5

JG1243

安铁雷

新建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2年

0.5

6

JG1242

白茜

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品牌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2012年

0.5

7

JG1240

王喜明

新建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2年

1

8

JG1241

魏娟

情境创设---体验式教学法在导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2年

0.5

9

JG1305

张霞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合作教学法改革

2013年

1

10

JG1419

刘泽惠

《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年

0.5

11

JG1420

刘雁南

《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4年

0.5

12

JG1539

王喜荣

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研究

2015年

0.5

13

JG1540

高霞

《政府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5年

0.5

14

JG1541

边琳丽

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课程整合研究

2015年

0.5

管理学院“十二五”课程建设批准立项项目信息汇总表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负责人

职称

项目名称

主要成员

项目类别

立项时间

批准经费(万元)

项目级别

1

KC1101

王喜明

副教授

管理学

精品课程

2011.06

2

校级

2

亢雄

副教授

人力资源管理

张晓、高军、朝格、张霞

精品课程

2012.06

2

校级

3

张迪

讲师

基础会计学

刘银玲、王喜荣

重点课程

2012.06

1

校级

4

SY1302

魏娟

讲师

现代物流管理

双语课程

2013.05

0.2

校级

5

ZD1309

崔瑜琴

讲师

市场营销学

张波、白茜、魏娟

重点课程

2013.05

1

校级

6

ZD1310

王喜荣

讲师

财务管理原理

刘泽惠、安铁雷

重点课程

2013.05

1

校级

7

ZY1502

朱海艳

讲师

饭店管理学

朝格、宫园园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5.07

2

校级

(五)专著与教材

我院在教材建设上仍处于探索阶段,任课教师能够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选用较为合适的教材,虽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教材结构体系,但和培养计划紧密结合的自编教材较少。

“十二五”期间,亢雄出版专著《定边文库民俗风情卷》和《旅游者幸福研究》,朱海艳出版专著《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张霞参编教材《旅游市场营销》,王喜荣参编教材《会计学原理》。

管理学院教师参编教材与出版专著情况统计表

序号

姓名

成果名称

出版社名称

发表时间

本人承担部分

1

亢雄

定边文库民俗风情卷

燕山出版社

2012

独著

2

亢雄

旅游者幸福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14

独著

3

朱海艳

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5

独著

4

张霞

《旅游市场营销》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3

副主编

5

王喜荣

《会计学原理》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5

第三主编

(六)科学研究

“十二五”期间,管理学院教师科研立项有了较大突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联项目1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4项,教育厅科研项目7项,榆林市科技局项目12项,榆林学院科研项目38项,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发展、旅游文化研究、循环经济、品牌营销等研究方向,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

但是和其他同类院校相比,我院专业建设时间短,教学建设优先于科研建设,因而形成了科研基础较为薄弱、科研方向相对不稳定的现状。虽然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有所加强,但科研实力不强,科研成果层次不高,缺乏科研带头人,也没有形成科研团队。因此今后还需通过专业培训加强科研能力的训练,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教育、访学、出国、学术会议,项目导入型科研训练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争取申请高层次项目,发表高水平的论文。

管理学院2011-2015年省市级科研项目统计表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资助金额(万元)

项目来源

立项

年份

1

2014D24

陕西引导和促进民间资本投资问题研究

王喜荣

1

陕西省社科基金

2014

2

2013C127

环境成本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刘银玲

自筹

陕西省社科联

2013

3

2011KRM65

陕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高海清

2

陕西省科技厅

2011

4

2012KRM15

国际能源危机背景下陕北地区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王喜明

3

陕西省科技厅

2012

5

2013KRM32

制度政策影响下的陕北丘陵区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高芸

3

陕西省科技厅

2013

6

2015KRM166

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朱海艳

3

陕西省科技厅

2015

7

11JK0088

资源富集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王喜明

1

陕西省教育厅

2011

8

12JK0184

传统节日文化与榆林节庆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韩一敏

1

陕西省教育厅

2012

9

13JK0210

陕北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旅游管理模式与开发研究

朝格吉乐图

1

陕西省教育厅

2013

10

14JK1855

榆林市资源型企业绿色会计核算研究

郭婷

1

陕西省教育厅

2014

11

16JK1884

新常态下旅游业引致陕西城市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

朱海艳

0.6

陕西省教育厅

2015

12

16JK1879

陕西省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高智

1

陕西省教育厅

2015

13

16JK1878

陕北特产经营现状与品牌化营销策略研究

侯佳

1

陕西省教育厅

2015

14

2011SKJ15

榆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韩一敏

6

榆林市科技局

2011

15

Sf13-14

榆林市旅游形象定位与产品营销战略研究

亢雄

5

榆林市科技局

2013

16

2014cxy

榆林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高谋洲

2

榆林市科技局

2014

17

2014cxy-06

榆林市清洁能源(甲醇燃料)市场应用与推广研究

李静

4

榆林市科技局

2014

18

2014cxy

榆林发展循环经济研究

周晓雯

2

榆林市科技局

2014

19

2014cxy-13

榆林民间资本投资问题研究

冯冰

2

榆林市科技局

2014

20

2015CXY-06

榆林市产学研合作路径研究及创新模式示范

高海清

5

榆林市科技局

2015

21

2015CXY-07

“一带一路”背景下榆林旅游产业发展定位研究

亢雄

3

榆林市科技局

2015

22

2015CXY-08

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

韩一敏

3

榆林市科技局

2015

23

2015CXY-09

榆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朝格吉乐图

9

榆林市科技局

2015

24

2015CXY-13

基于产业集群的榆林红枣区域品牌营销模式研究与推广

白茜

3

榆林市科技局

2015

25

2015CXY-18

煤电化多联产一体化管控模式研究

杨琳

4

榆林市科技局

2015

(七)学生就业情况

我院致力于建设“长期、可靠、优质、顺畅”就业渠道,各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为了更好地为服务社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院成立了调查工作组,组织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活动,通过进企业、听反映、听建议、看学生、听经历、听体会、发问卷、汇信息等形式进行调查。从2010和2011两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汇总情况来看,各专业毕业生业务知识扎实,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有上进心。目前已有部分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锻炼晋升为部门经理或业务骨干,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二、“十三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为依据,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根本,强化专业基础,增强实践能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术交流为桥梁,以专业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为保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定位与目标

根据榆林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学校整体定位为“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我院的各专业立足榆林,面向陕西及周边地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系统掌握各专业的基本知识,具备相关专业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服务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1、基本素质培养目标

我院各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一定的人文素质、科学知识和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2、能力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创新和应变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沟通协调及人际交往能力;专业能力(包括调研分析能力、策划与运用能力、营销服务能力、推销能力、营销管理能力、营销扩展能力等)。

旅游管理专业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强的团队精神,较好的沟通与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决策的能力;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较强旅游专业服务技术及管理能力;职业转换的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强的团队精神;较好的沟通与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决策的能力;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职业转换的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较强专业技术能力,能够简要、准确地陈述会计事项、问题和观点,撰写工作总结和财务分析报告等。

2、专业知识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当是基础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具体包括:基本知识(公共课)、专业基础知识(基础课)、专业知识(必修课、选修课)。熟练掌握某一营销领域的专门知识:电子商务、国际营销、服务营销、工业品营销等,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应用工具的掌握。

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旅游(旅行社、酒店、目的地)管理、及相关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旅游服务及管理实操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善于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熟悉和掌握《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规划通则》、《出入境管理制度》、《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数理统计,计算机和外语基础知识;能熟练旅游行业相关软件进行业务操作与处理。

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政金融及相关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善于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熟悉和掌握《公司法》、《会计法》、《合同法》、《证券法》、《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熟悉国际经贸规则和商业惯例;掌握基本的数理统计,计算机和外语基础知识;能熟练应用会计与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能熟练报税,撰写审计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

四、特色培育

针对我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和方向,我院应该紧抓学校转型的发展机遇,在专业建设方面加强特色建设。

1、课程设置体现应用性

专业课程倡导层次化教学,即“基础+专业+职业”培养模式。“基础”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强调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指专业限选课及任选课,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职业”即与就业领域有关的课程,兼顾就业选择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2、能力培养兼顾应用性和地方性

在培养计划中,构建从专业见习、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实习、营销策划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到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调研分析能力、策划与运用能力、营销服务能力、推销能力、营销管理能力及营销扩展能力。

培养特色主要从岗位需求特点出发,培养通用性的专业人才。尝试推行企业订单式培养,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继续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用人单位联系,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并安排专业、见习实习,结合理论教学为其定制培养学生。

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体现专业建设的地方性、应用性。课程中安排与地区发展紧密相关的内容,不定期邀请当地企业高管或业界精英开展“企业家讲坛”;在教师科研及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方面,紧密围绕地方地区经济发展及区域合作相关内容,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

3、强化集中实践环节

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行业复合型人才。在做好理论教学工作同时,高度重视操作能力,努力争取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在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中,通过实验教学加强专业理论、方法和工具的应用训练,如会计手工模拟、手电一体模拟、财务软件、税务软件、财会综合模拟实训等。充分利用现有的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和一些管理软件公司ERP训练系统,管理沙盘模拟系统,构建对各专业学生的基本实验教学基础。继续购置大量的专业软件、模拟软件、多专业实训软件,对学生的学习培养紧紧围绕专业技能展开,强化集中实践环节,把集中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4、积极参加各类竞赛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如全国导游服务技能竞赛、酒店服务技能竞赛、会计手工模拟技能大赛等;同时院内积极举办选拔赛,以赛促学,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

五、新增专业建设目标及措施

(一)新增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

充分重视新专业建设、改革和发展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适当倾斜,确保新办专业的建设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新专业建设过程中,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协作精神,提倡专业之间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做到教育资源共同开发、共同利用。各类实验室、资料室和教学设施都在许可条件下向相关专业开放,为新办专业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

在“十三五”期间我院拟新增专业5个,近两年拟重点建设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十三五”期间拟新增本科专业如下:

序号

拟新增专业名称

主要任课教师

1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高谋洲、王喜明、张晓、高海清、杨琳、高智、胡欢欢、何星

2

物流管理

高谋洲、李静、高峰、崔瑜琴、谢亚妮、侯佳

3

投资学

王喜明、王喜荣、刘银玲、邓春芳、马芬芬、张迪、安杰、安铁雷

4

电子商务

高海清、魏娟、周晓雯、冯冰、刘江、张波、白茜、李静

5

税收学

刘泽惠、边琳丽、杨洋、高霞、郭婷、张亚朋

(二)新增专业的建设内容

1、专业定位

我院的新增专业立足榆林,面向陕西及晋陕蒙宁接壤地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方法,并将所学理论与方法有效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能源经济管理、物流管理、投资、电子商务管理、税务等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2、培养要求

(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在环境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基本理论,兼有经济学、管理学和环境与资源技术科学的交叉优势;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环境资源管理;熟悉重要的国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面的经典文献,掌握国家环境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政策与法规;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英语读写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2)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专业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物流管理基本知识和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具有较强的物流作业、物流业务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专业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设计等物流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为目的改革教学方法。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应用”为目的,形成能力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部分课程和课程间重复内容,提炼出《采购与仓储》、《运输与配送》、《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和《物流成本管理》五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企业管理人员与本校教师共同授课,形成校企合作共建优质核心课程的机制,同时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带动专业整体课程建设。

(3投资学

本专业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具备投资风险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凸现保险投资专长,能在金融机构、公司、金融管理部门从事金融投资理财业务,能在保险监管部门、全国各大保险公司、银行保险部门等从事保险与风险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投资学基本理论、数理金融基础知识、通晓与投资学专业相关的管理学、会计学、法学的基本专业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熟悉国家有关金融、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各类金融投资工具特征,并能熟练进行市场投资运作,具备处理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投资和风险管理业务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书刊,借助工具书能翻译本专业的书籍和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本专业强调数学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金融投资实践技能。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互贯通,以实务操作带动理论学习、根据实际工作设计专业课程和组织教学内容,把市场搬进课堂,同时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合作办学,把课堂搬到市场。

(4)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掌握专业岗位工作和社会活动所需要的文化知识,掌握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和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知识,具有扎实的商务、物流、计算机与网络等基础知识,具备使用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从事国际、国内网络营销、物流管理能力,具有维护和参与开发电子商务网站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熟悉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的应用,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网站维护与开发的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专业相关信息处理和专业业务处理;具备金融电子化与信息管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具备网络营销和物流管理的能力;掌握必需的、实用的电子商务专业英语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商务文件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自我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税收学

税收学专业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会计核算基础和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业务技能,能在财政、税务、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研究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从事涉税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有高度责任感、事业心;掌握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六、已有专业建设目标及措施

我院各专业将坚持走校企合作、开放式办学道路,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三型人才”培养体系,设置注重学习能力、实操技能、创新能力“三能结合”的课程结构,通过高教系统、教学团队、产教合作企业“三方耦合”不断优化师资,确立学校主导、企业主训、学生主动“三主互动”的实践教学环节,教研团队、专业学生、地方企业“三力聚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师资方面

1、目标:两年内形成数量充足,人员稳定的教师队伍,五年内建立起一支作风优良、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严谨务实的师资队伍。继续通过学历教育、访学、参加学术会议、各类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争取在五年内拿到省级精品课程,实现国家项目及省级教学名师零的突破。“十三五”末师资结构达到合理水平:研究生学历95%以上;高级职称30%左右,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比例约占30%左右。

2、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院要高度重视师资建设工作,要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针对财会专业师资队伍的特点,采取各种措施,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认真做好人才引进、离岗进修、在岗学习等工作、探索双师型教育人才的培育机制。

(2)加强对外交流,开拓教师学术视野。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确保每年各专业至少有一位教师能够走出去参加学术交流。同时注意交流成果的普及,在各教研室内部进行交流培训的介绍和讨论。

(3)定期举办教师教学、科研工作评比活动,对获奖的教师给与政策及经费倾斜,激励教师积极钻研;

(4)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以激励他们钻研教学,尽快成为优秀教师;

(5)加强对外合作办学,做好兼职教师聘任工作。加强与省内共建高校和其他友好院系的联系,经常请专家学者来院做专题讲座,积极聘请有关人员来我院作兼职教师,不断带动和培养我院的教师。

(6)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安排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挂职锻炼,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切实提升教师实验、实践教学能力。

(7)支持教师考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现有证书等级,以考促学,提升专业水平。

(8)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支持教师进修、考博。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复习。支持四十岁以上的、接受学历教育有一定困难的教师,采取其他各种形式进修学习。

(二)实验室建设方面

1、目标:新建一个跨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室,增购各专业课程教学所需要的软件和设备,同时做好现有实验设备的维护与升级,保证实验课能按时开出并达标;通过与实习基地、兄弟院校合作,不断推进实验室建设。

2、通过开放办学,积极自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与省内外兄弟院校合作,合作培养硕士,与省市财政部门合作进行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等。

(三)产教合作方面

按照“长期性、综合性、实效性、互惠性”的原则,以产教合作为纽带,巩固和扩大校外实习合作基地。利用校内实习(训)基地,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和开展科技服务;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培养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1、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我院实习基地的建设本着双方自愿、互惠互利和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原则,兼顾科研与创新设计,逐步形成校外实习基地群。

目标:维护现有的实习基地,逐步达到可满足学生集中实习的稳定的实习基地数量。确保有明确的实习目的,制订详细的实习基地建设计划和学生实习计划,有稳定的指导教师和辅助人员,有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习项目,有满足实习要求的经费保障,把顶岗实习落到实处,不断优化实习项目模块,保证实习效果。

措施:

(1)建立和健全实习领导机构,制定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及规章制度,并照章办事,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筹措资金,从组织、制度、经费支持上保证实习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2)与实习基地单位签订长期合同,并加强经常性的联系;定期举行与实习基地领导的座谈会,交流经验,不断提高实习基地建设的质量;

(3)制订完善详细的学生实习计划,优化设计实用的实习模块,明确实习内容的技能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保证实习效果,为就业奠定基础;

(4)培养稳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实习、实践指导教师和辅助人员,切实保障实习效果;

(5)保证实习经费的专款专用,把顶岗实习落到实处;

(4)在巩固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实习基地。

2、深化产教合作内涵

产教合作不能仅仅建立在签订协议、达成意向等表面层次,应深化合作,在经费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我院各专业可为企业及政府发展做的:

(1)编制或修编政府及各企业的发展规划;

(2)结合教学、科研任务推进榆林经济发展统计调查;

(3)企业诊断及优化整改建议;

(4)项目策划及营销方案定制;

(5)旅游专业为榆林各大景点编制或优化导游词,承担榆林市导游培训、年审、考核、旅游推介等工作。

企业及政府能为我们做的:

(1)提供挂职锻炼机会,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2)提供研究样本及相关数据用于科研教学;

(3)提供经费支持,设立奖学金等。

(四)课程建设方面

1、目标:

(1)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每两年修订一次培养方案,并适时修订各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与实验教学大纲,逐步完善各课程的习题集和案例集,使课程结构体系始终能够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体系,改善教学效果;

(3)每位专业教师至少完成1-2项院系级教改项目,80%的专业教师应完成或确立1项校级教改项目;

(4)五年内完成3项校级精品资源课程建设,建成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

(5)加强实验教学,五年内实现所有专业主干课程理论教学与相应的实验教学的充分结合。

2、措施:

(1)深入探索适应市场需要的教学体系,构建“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的教学模式。“双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双平台”是指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专业基础课平台,“多模块”是指将全部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实践教学等模块。理论教学体系和公共基础课程平台是构筑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专业基础课平台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多模块”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确保课程建设落到实处。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从“十三五”开始,在专业主干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原则上一门课程设一名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与课程相关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3)强化课程内涵建设。一是教学队伍建设; 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三是要综合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问题互动式、小组合作教学等探究性、研究性和自主性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实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4)实行应用型特色专业实验教学,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软件,将学生的实验教学过程竞赛化,表演化和公开化,构建基本的实验教学基础;把握专业实验教学的目标,服务于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专项活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搞好专项实验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

(5)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必须要规范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验)教学提纲等。要求任课教师做到课前准备预演、上课熟练讲解、巡回指导,认真记录学生实验情况;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按规定时间提交实验报告,任课教师要及时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改、存档,做到有实验、有记录、有存档。

(6)加强教研室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每学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互听互评课程,同时组织有主题的教研室讨论活动,真正发挥教研室教学管理的基础作用。

(7)强化教学监督和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监督体系。建立院级领导抽查、教研室日常管理监督、教师互查自查、学校督导组评价、学生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培训学习、科研交流、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8)将“请进来”(学术及业界精英)与“走出去”(会议培训)相结合,不断培养师资,提升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赴其他院校参观学习,加强交流、借鉴经验;同时邀请具有课程建设经验的高级人才来校座谈,加强与同类院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交流,总结教训,汲取经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课程建设合理、快速发展。

(五)教材建设方面

1、目标:

三年内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做到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与辅导参考书相配套,教材与电子教案相配套,理论教材与实验教材相配套。五年内,专业任课教师完成以教材为主到以自主编撰的教案为主进行教学的转变,并力争自主编写教材5部。

2、措施:

(1)尝试使用不同的教材,评价教材使用的效果,做到任课教师一门课使用过3-4本不同的教材,在充分对比后,逐步稳定部分课程的教材使用,提高教学效果。

(2)从名人、名校、名出版社的角度选择和优化教材,最终形成以一本教材为主、多本教材为辅的教材使用模式,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结合培养计划合理选择章节,形成自己的教学内容。

(3)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在已使用的教材、讲义和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从讲义到自编教材的过渡,五年内自主编写教材5部。真正实现教材和教学相适应,教学和培养目标相适应,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科学培养模式。

(4)加强实验教材的建设,专业主干课程要尽力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选用成熟的实验教材,做到实验教材和实验课相配套。

(六)科研建设方面

1、目标:

两年内初步形成一支研究方向稳定、科研能力较强的科研队伍;五年内实现教学科研队伍结构较合理、科研方向基本稳定的目标,积极拓展科研方向,为榆林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0篇以上,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以上,市厅级科研项目30项以上;以研究成果为标准,科研能力达到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实现横向课题的突破。

2、措施:

(1)学院应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高级人才做为学科带头人。充分利用科研团队年轻化的优势,形成以研究带动研究的良好局面,促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提高。

(2)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科研工作量减免,对于有突出科研成果的教师可适当减免教学任务量,鼓励注重科研团队内部的充分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3)注重对外科研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专业特色鲜明、学术水平较高的研讨会、报告会,了解学术动态、把握研究趋势,避免做一些低水平、重复性的研究工作。

七、教风、学风建设

(一)目标

1、教师

应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师德修养,自觉遵章守纪,刻苦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以自身的渊博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充分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学生

群体目标:班级建设工作井然有序,在创建优秀班级、团支部、党支部、寝室等活动中表现突出;班级学习氛围浓厚,课堂秩序好,能互帮互学,积极进取,具有班级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个体目标: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良;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及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取得优良成绩;仪表得体,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守校纪校规,无考试作弊及其它违纪现象。

(二)措施

1、教师

为了逐步形成严谨治学,爱岗敬业,崇尚师德、乐于奉献的良好教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认真学习有关的规定和规章制度,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编制好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认真履行各个环节的教学职责,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师德养成,恪守职业道德,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埋头苦干、无私奉献。

2、学生

为了逐步形成勤学善思、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团结向上的良好学风,学院要在学习的意识和理念上加强倡导和教育,在专业上加强教育和指导,在管理上加强关心和引导,在保障上加强帮助和督导。此外,还必须从做好不同年级的分层教育,对大一学生主要是养成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大二、大三学生主要是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对大四学生主要是进行毕业论文和就业的指导。加强专业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切实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骨干核心作用等方面着手,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关闭窗口
 

榆林学院管理学院

办公电话:0912-3529261   0912-3689962   E_mail:glxy@yulinu.edu.cn